搜尋結果

以下是含有 慢性病的搜尋結果,共2,024

  • 台中流感升溫!1歲童疫苗後仍感染併發重症、5人病逝

    台中流感升溫!1歲童疫苗後仍感染併發重症、5人病逝

     台中市流感疫情持續升溫,今年第45周(11月2日至8日)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萬4334人,高於去年同期1萬3268人,顯示社區流感活躍。台中市衛生局指出,今年流感季(10月1日至11月9日)累計流感併發重症34例,其中5例死亡。其中1歲男童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感染流感併發重症,經加護病房妥善治療後已痊癒出院。

  • 鳳凰颱風逼近是否停班停課?陳其邁回應了

    鳳凰颱風逼近是否停班停課?陳其邁回應了

    鳳凰颱風逐漸接近台灣,高雄市政府於11日下午召開第一場防災會議。市長陳其邁在會後表示,根據目前氣象資料,尚無法非常有信心判斷是否達到停班停課標準,將待晚間7點中央氣象署最新預報資料後再決定。

  • 偏鄉醫療巧遇民眾大出血 耕莘醫療團隊「出手即刻救援」

    偏鄉醫療巧遇民眾大出血 耕莘醫療團隊「出手即刻救援」

    天主教耕莘醫院烏來偏鄉醫療團隊(IDS)昨(10)日前往烏來區大羅蘭地區進行例行巡迴醫療服務時,臨時接獲通報,一名村民不慎遭玻璃割傷,傷口深入手肘動脈出血不止。由於事發地點偏遠、救護車尚需時間上山,現場醫療人員立即就地施以加壓止血與緊急處置,成功控制出血並穩定傷患狀況,待救護車抵達後順利轉送新店耕莘醫院,所幸經外科手術後,沒有生命危險。

  • 流感脫離流行期!疾管署預警:12月上旬恐再升溫、威力更猛

    流感脫離流行期!疾管署預警:12月上旬恐再升溫、威力更猛

    流感脫離流行期!疾管署公布,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萬1100人次,較前一周下降7.5%,急診就診病例占10%、已連續2周低於流行閾值,研判脫離流行期。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,預估12月上旬流感疫情會再升溫,且冬季流感重症、就醫人數都會超過秋季流感。

  • 101國數據揭祕  多吃植物性蛋白降慢性病風險

    101國數據揭祕 多吃植物性蛋白降慢性病風險

   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,除了規律運動之外,飲食也很重要。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,雪梨大學研究人員整理101個國家人民的數據研究發現,攝取較多植物性蛋白質食物的人,例如堅果、鷹嘴豆、豆腐和豌豆,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比較低,大多比較長壽,不過,這項結論僅適用於成年人,5歲以下的兒童,應該吃更多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,以利發育與成長。

  • 銀髮樂齡照護講座 落實預防醫學

    銀髮樂齡照護講座 落實預防醫學

     由中時集團中國時報、工商時報舉辦的「預防醫學 銀髮樂齡照護講座」11月6日在光田綜合醫院登場,現場湧入近兩百位長者與社區民眾,氣氛熱烈。中國時報副社長王儒哲致詞時指出,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占比20%,失智症盛行率約8%,代表每13位長者中就有一人受影響。他呼籲從生活面落實預防醫學,減少慢性病與失智症負擔。

  • 遠醫科 今登錄創櫃板

    遠醫科 今登錄創櫃板

     櫃買中心創櫃板再添生力軍,遠醫科(7696)將於11日登錄創櫃板。遠醫科主要業務為醫療院所系統平台之開發整合,包括疾病個案管理系統、居家醫療追蹤系統及院內床邊照護系統等。

  • 玉山銀支持台灣醫療報導獎

    玉山銀支持台灣醫療報導獎

     玉山銀行長期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,致力推動各項醫療公益活動,今年再度共同舉辦第11屆「台灣醫療報導獎」,並於11月8日醫師節慶祝大會進行頒獎儀式,這次共有28件獲獎媒體及優選徵文,期能鼓勵與感謝堅守崗位且勇敢站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,持續發揮濟世救人的精神,守護全民健康,傳遞正向且溫暖的力量。

  • 秋冬呼吸道警報!長者「感冒」拖2天險送命

    秋冬呼吸道警報!長者「感冒」拖2天險送命

   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,每逢秋冬更隨著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,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威脅甚大。為守護社區健康、提醒民眾及早防護,亞東醫院響應世界肺炎日,舉辦「世界肺炎日民眾衛教活動」,藉由淺顯易懂的衛教講座與互動問答,帶領民眾深入了解肺炎預防與疫苗接種觀念。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指出,肺炎並非無法對抗,只要「提早預防、正確識別、及時治療」,就能大幅降低風險,守護家人健康。

  • 《櫃買市場》遠東醫電科技11月11日登錄創櫃板

    遠東醫電科技公司(7696)11月11日登錄創櫃板。

  • 《科技》國際布局成果豐碩 前8月台灣製藥業出口總值年增近1倍

    工研院主辦的「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」中的「生醫」專場,以「科技健康照護的全球浪潮與展望」為主題,聚焦於數據驅動的照護產業發展、遠距與在宅照護應用趨勢,全面剖析主要國家在照護科技領域的發展動態與市場成長潛力。

  • 熱愛工作 冉祥俊曾每周睡開刀房

    熱愛工作 冉祥俊曾每周睡開刀房

     「外科醫師是用手做事,像人做上帝的工作」。耕莘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級醫師冉祥俊,從醫超過40年,開過逾萬台刀,從學生時代開始,就對外科有憧憬,認為外科醫師手裡拿刀,神氣又神奇。熱愛外科的他,曾2次因開刀到半夜,開車回家路上險些出意外。為確保安全,曾經有10幾年,每周有4天睡在開刀房。對他來說,這是有使命感的工作,病患的鼓勵就是他前進的力量。

  • 幼兒專責醫師顧到6歲 嘉惠百萬童

    幼兒專責醫師顧到6歲 嘉惠百萬童

     少子化成國安危機,為幫助兒童好好長大,衛福部目前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,提供疫苗注射、篩檢、兒童發展的評估,除可及早發現遲緩兒,亦可揪出疏忽、受虐的幼兒,通報社會安全網,落實「0~3歲幫你一起顧」。衛福部長石崇良8日出席台灣醫學週時透露,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將擴大至6歲,讓學齡前的孩子都能被接住,預估嘉惠100萬名小朋友,上路日期尚未定。

  • 美要求衛生受援國 提供病原體數據

    美要求衛生受援國 提供病原體數據

     路透看到的一份草案文件顯示,美國川普政府要求接受美國衛生援助的國家,與華府分享可能引發流行病的病原體數據,以此作為獲得援助的條件。

  • 台灣逾60歲男性 半數勃起困難

     勃起困難是不少男性的難言之隱,台灣40歲以上男性約有四分之一出現勃起障礙,60歲以上更超過半數。專家指出,男性無論年齡、背景或病史,都可能在某個階段出現勃起功能的變化,若前段治療反應不佳或不適用,可考慮人工陰莖作為最後一線的替代方案,但術後陰莖硬度為固定狀態,不適合「女上男下」,以免人工陰莖折斷。

  • 肥胖與糖尿病擋美簽?川普新指令增列「閉門羹」風險

    肥胖與糖尿病擋美簽?川普新指令增列「閉門羹」風險

    繼工作簽證H1-B施加新規之後,美國川普政府移民政策又有動作。川普6日在白宮得意宣布減肥藥品大降價這天,他還發布了另一項與外國人申請美簽有關的指令。美國各地外館6日接獲通知,發放簽證新增多項必須考量的拒簽理由,包括年齡與多種可能引發增加「公共負擔」的疾病,例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,還有肥胖。國務院尚未置評。

  • 幼兒專責醫師擴大至6歲 百萬小朋友受惠

    幼兒專責醫師擴大至6歲 百萬小朋友受惠

    少子化成國安危機,為幫助兒童好好長大,衛福部在薛瑞元任內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,提供疫苗注射、篩檢、兒童發展的評估,除可及早發現遲緩兒,亦可揪出疏忽、受虐的幼兒,通報社會安全網,落實「0~3歲幫你一起顧」的目標。衛福部長石崇良今(8日)出席台灣醫學周活動時透露,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將擴大至6歲,讓學齡前的幼兒都能被接住,預估嘉惠100萬名小朋友,上路日期尚未定。

  •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肌少症 專家喊早期警訊別輕忽

   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肌少症 專家喊早期警訊別輕忽

    隨著人口結構逐漸老化,影響生活品質甚鉅的肌少症(Sarcopenia),也成為備受關注議題。台北醫學大學偕台北神經醫學中心、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舉辦「肌少症國際研討會」,邀請美、日、港等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,探討肌少症之醫療、復健及公衛議題。

  • 石崇良:健保改革會經充分討論

    石崇良:健保改革會經充分討論

     健保補充保費收費改制惹爭議,遭政院喊卡。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表示,健保改革的所有出發點,都是為了確保健保的財務永續與穩健經營,讓制度能持續照顧更多民眾及弱勢族群。健保核心是「互助、互利,量能負擔」,設計過程須經過充分社會討論與共識凝聚,目前相關方案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,尚未正式進入法治程序。

  • 疲憊、注意力降 恐是體內缺鐵

    疲憊、注意力降 恐是體內缺鐵

     24歲小美近半年來常感到疲倦、專注力下降、情緒低落,夜間難以入眠,還合併不寧腿症狀,求診後才發現元兇是「缺鐵」,且血紅素檢查數值正常,屬於「非貧血性缺鐵」,長期被忽略。專家指出,缺鐵不只會貧血,還會影響情緒與專注力,很多人第一時間以為是壓力、焦慮或身心疾病,但有時可能是營養失衡導致。

回到頁首發表意見